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

107年3~8月同安古道農場之秋葵種植

3月20日種60棵
3月27日種60棵,這120棵目前每日產量2~3斤。
5月10日種208棵

(資料來源:http://blog.xuite.net/jin117/blog/63062692-%E7%A7%8B%E8%91%B5%E6%98%AF%E7%87%9F%E9%A4%8A%E5%83%B9%E5%80%BC%E5%BE%88%E9%AB%98%E7%9A%84%E8%94%AC%E8%8F%9C)

秋葵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黃秋葵、黃蜀葵、羊角豆等,果實呈長條狀,外形有稜有角,顔色有淺綠、深綠,橫切面像海星,且果實內有種子,果莢脆嫩多汁,滑潤不膩,香味獨特。原產於非洲或熱帶亞洲,一百多年前傳 入台灣。

【栽培時間】
春作以3-4月間播種,秋作於8-9月間,播種不可太遲,遇寒流,影響產量極大。

【生長季節】
每年的5-8月是生產旺季,但是夏季氣溫高,秋葵的生長速度快,易於老化。冬季天冷,開花結果量減低,每年約12至次年5月,產量較少。

【秋葵的好處】
秋葵裡所含營養有鈣、鎂、鉀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K、蛋白質等。
每天適量攝取當季盛產的秋葵,有助降血糖,還能兼顧降血脂、抗氧化等效用。 
秋葵是高纖食品,有預防長成中的胎兒神經管缺陷的葉酸。秋葵很適合煮濃湯,因為川燙時會產生黏稠物質,不論是煮湯或燉菜,都可以增加濃稠度。


降血糖:
秋葵含有高量的粘液,粘液中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,如果膠、阿拉伯膠、羧甲基纖維素等,可阻止腸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,降低葡萄糖的吸收。

降血脂:
秋葵的膳食纖維與膽汁的結合率高於其它蔬菜,如蘆筍、青豆、胡蘿蔔、菜花,可減少對飲食中膽固醇的吸收。 

抗氧化:
秋葵主要的抗氧化成份是槲皮素衍生物(Quercetin)和沒食子兒茶素(Epigallocatechin),秋葵葉萃取物能消除氧自由基、減輕腎小管間質疾病、減少蛋白尿,並改善腎功能。 

秋葵每年5至9月是主要盛產季,台灣秋葵產地主要分布在 彰化、雲林、嘉義、屏東。

【食用秋葵注意事項!】

1、秋葵含有較多的鉀,每100克的秋葵含有220毫克的鉀,慢性腎衰竭病患要燙過再食用。

2、中醫觀點指出秋葵屬性寒涼,對於熱性體質有助降火氣,若是時常腹瀉、軟便者,食用時不妨加入蒜、薑、辣椒等來平衡其涼性,可避免因為寒涼所造成的不適。

3、盡量保持秋葵「完整」度,千萬別在下鍋汆燙前,就先切除蒂頭,才不會流失寶貴的黏液,吃起來口感也差很多。正確的做法是先留一點蒂頭,汆燙後再切掉。.

4、整根秋葵燙熟後食用,不僅方便,也最好吃。煮太久的秋葵,表皮會變太軟,汁液也會滲出。另外,汆燙時加鹽可以避免秋葵變黃。